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少女派

看完陽光劇團的《1789》後就更想看Sofia Coppola《Marie Antoinette》,前者的瑪麗皇后與路易十六非常愚蠢(偶戲部分)邪惡(真人演出),特別是真人演出的部分,對比現實裡國王與皇后的年輕,演員人過中年,濃厚彩妝下更顯惡毒貪婪。我想這是法國大革命時庶民對瑪麗皇后的觀感,法國財政的沉痾從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就種下,直到路易十六時財政大崩盤,來自異國的年輕皇后成了眾矢之的,人民怪她揮霍無度,又是假髮華服,又是宴會豪賭,更別提那句:「為什麼不吃蛋糕?」簡直是罪該萬死,早該送上斷頭台。但如果瑪麗皇后沒有那麼可惡呢?而法國大革命也沒有那麼輝煌呢?《1789》無疑是討厭瑪麗皇后的,而且偏愛馬哈(雅各賓黨領導人,主張對舊式貴族趕盡殺絕),但從庶民角度她也誠實表現革命之後雖然民情激動歡欣,展現在戲中各式的慶祝與雜耍,但局勢動亂依舊,人民與國家的前途震盪不安。
不同於本源法國的陽光劇團以《1789》透過民間走唱藝人似的表演演繹與自身相近的平民生活/底層歷史,與瑪麗皇后同樣來自異國的Sofia Coppola在《Marie Antoinette》中對民眾的描寫就僅有黑夜裡模糊不清持著火矩的人影與破壞凡爾賽宮的暴民,而且後者的鏡頭根本是一個人都沒有,徒留滿室狼藉而已。群眾在《Marie Antoinette》裡缺乏實體亦缺乏臉孔,是隱而不現的存在,然而觀眾都知道正是這隱而未現的"他們"把瑪麗推向斷頭台。相較於《1789》,本片毫無政治正確可言,不管是就歷史詮釋或是電影語言,做為劇情片卻消瀰劇情轉折,呈現事件卻不給觀點,根本是偽記錄片。
然而卻是這樣政治不正確的體質讓我心喜,《Marie Antoinette》提供了一種少女派的小歷史,混搭古典與搖滾樂,遙想宮廷生活種種的百無聊賴。開場瑪麗邊試鞋邊淺嚐蛋糕的鏡頭承接了觀眾對瑪麗皇后最著名的印象與想像,接連登場的各色華服,假髮,緞鞋,甜點以及最重要的場景---凡爾賽宮層層包裹著年少的瑪麗皇后,不提宮庭生活的繁文縟節,嚴密包裹的物質生活中我們看見瑪麗只能藉助輪番豋場的各式寵物狗,偽農家田園生活;以及成為母親(去除政治因素而就身體經驗而言)得到紓解。
片中不無矯飾與矯情的成分在,譬如說影片後半溫文得不真實的路易十六,或是瑪麗在花園中誦讀盧梭文句而眾女伴皆昏昏欲睡,然而我相信身兼編導的Coppola不在乎這些,她只想拍下瑪麗皇后與女伴冶遊的寫意舒暢,或是扮演瑪麗皇后的女演員Dunst在澡間蒼白陰鬱的小臉,或是那幕瑪麗身穿鵝黃布料繡著淡雅花草,而牆上繪著濃烈的金色花草圖樣,瑪麗收到嚴厲家書,倚著牆的小小身影幾乎溶到華麗壁紙裡;宮牆幾乎要把瑪麗給吃了。或許是因為Coppola在乎的也只是這些少女的脆弱時刻,不管是僅看過劇照的《The Virgin Suicides》,或是《Lost in Translation》,乃至於本片《Marie Antoinette》,她拍攝的始終是迷惘的少女們哪;那些還沒來得及長大就死去的少女,不情不願長大的少女,或是從少女變成少婦但混得太差不討喜而被抓去砍頭的少女。明明看似平淡無奇卻又驚心動魄的少女時光呀,怎能不把她從種種歷史裡挑揀出來,就算被說小鼻子小眼睛,也要專心一志的說。

圖片來源:
http://www.thedessertcourse.com/marieantoinette.htm